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518中文 >> 埋葬大清 >> 第五百五十八章 朱皇帝的底气

第五百五十八章 朱皇帝的底气

只怕了半天,曾诚还没敢直接说出江山动荡这四个字。

然而让曾诚没有想到的是,朱皇帝却呵的笑了一声,反问道:“只怕什么?只怕江山动荡,处处烽烟?”

曾诚沉默了下来,然而朱皇帝的脸上却挂起了一丝充满嘲讽的笑容:“这天下是朕的,也是千千万万大明百姓的,朕要做的是为千千万万的大明百姓和他们的子孙后代谋福利,百姓会反对朕?只要百姓不反,那些乡贤士绅、豪商巨贾,朕就是由得他们反,又能如何?”

眼看着曾诚和刘鹤鸣还是一副心惊胆战的模样,朱皇帝却是干脆摇了摇头,说道:“你们也用不着担惊受怕的,大不了就是再上一次孟良崮。”

曾诚鼓足了勇气,反驳道:“陛下能再上孟良崮,可是天下百姓还愿意跟着陛下再上孟良崮吗?陛下是对的,但是百姓就一定会知道陛下是对的?或者说,陛下能再上一次孟良崮,天下百姓也愿意跟随陛下再上孟良崮,可是就算陛下再上一次孟良崮,难道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这一回,反倒是朱皇帝沉默了下来,因为曾诚说的也是事实。

现在的大明是什么情况?

虽然有这些乡贤士绅和豪商巨贾们想要折腾,但是大明百姓的日子却还算是好的,虽不能每天大鱼大肉,但是偶尔也是能吃得上肉的,过年也能穿得上新衣,说一句能吃得饱也能穿得暖也完全不过分。

对比起所谓的糠钱剩世,这已经是千千万万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已经能过上好日子了,那还会有百姓愿意再乱起来吗?

朱皇帝不会过分低估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但是也不敢高估老百姓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朱皇帝也没办法保证,就算全天下的老百姓愿意跟着他再上一次孟良崮,下一次就能完全避免类似的情况。

说白了,现在大明朝堂和地方上那些参与进来的官老爷们,他们原本不也有很多都是跟着朱皇帝上过孟良崮的?

人心,是会变的。

同样是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朱皇帝才淡然无比的说道:“朕现在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能成功,但是朕唯一不担心的,就是天下的老百姓是否能理解朕。”

大唐太宗李二曾经说过,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重八也说过,四民之中士最贵,民最苦。

从李二和朱重八所说的话就不难看出,李二和朱重八都知道百姓的生计艰难,也都看到了百姓才是江山社稷的最大基本盘,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李二利用门阀世家和科举来治天下,朱重八利用科举和乡贤士绅们来治天下。

归根结底,问题就出在了信息的传递上面。

朝廷与百姓间的信息传递需要满足两个要素,一是信息本身,二是信息载体。

信息本身这四个字很好理解,但是搁在李二或者朱重八那年代,信息本身就是一种可以玩弄手段的存在——原本是人人都能明白的白话文信息,经过加工就可以变成只有少数人能看懂的文言文信息,解读权自然就掌握在那些读书人的手中。

别说朱重八经常用白话文的圣旨,因为朱重八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全部都用白话文圣旨的形式明发天下。

而信息载体同样也很关键。

大唐虽然已经有了纸张,但是造纸术不够先进,产量低,纸贵,这传播速度能快得起来吗?

大明也同样没好到哪儿去,因为大明虽然有了活字印刷术,造纸术也有所提升,就连识字率也在不断上升,但是大明……穷,且倒霉。

不断的对外打仗要花钱,推广社学要花钱,那些读书有所成的读书人再反过来跟朝廷作对,教育权再一次被那些乡贤士绅们把持在手里……

所以,即使你李二和朱重八就算再怎么重视百姓又能有什么用?老百姓知道吗?老百姓不知道!无论是朝廷定下了什么政策,都需要读书人向百姓传达,朝廷想要笼络百姓,就得先笼络住那些读书人,笼络住那些掌握了教育和舆论的世家门阀、乡贤士绅们!

这也是李二和朱重八明知道百姓才是最大的基本盘,却又不得不利用、依靠那些世家门阀、乡贤士绅们的原因所在。

而朱皇帝现在最不担心的就是这个,因为朱皇帝的手上掌握了历史上其他任何一个皇帝都没有掌握的两个大杀器。

识字率。

电报。

识字率是个很神奇的东西。

比如说唐诗,这玩意儿确实称得上是千年文华当中的一颗明珠,可是这玩意儿在当时又岂是人人都能读的?又岂是人人都能懂的?

再比如说宋词,虽然有“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说法,可是深究下来却也不难发现,宋词的载体是歌声,很多老百姓能够唱得了宋词,但是你把宋词写成文字再让他们读出来?还真不一定!

即便是拿来读的明小说,也并不是所有的大明百姓都能够读懂。

更关键的是,识字率只能保证百姓能够看得懂皇帝想要说什么,但是却无法解决信息传递的速度问题。

比如说李二在长安城里下达一条命令,就算是日夜不停的用快马传递,也得花上好几天的功夫才能到西域都护府。

再比如说朱重八在南直隶下达了“操起刀子杀他娘”的圣旨,等传到沿海地区的时候,人家倭寇已经抢完杀完回家了。

再再比如说朱皇帝这一次遇到的问题吧,如果换到李二或者朱重八那时候会怎么样?因为信息传递速度的问题,李二和朱重八会不断接到地方上传来生员们闹腾的消息,有可能一天接到几个地方的,也有可能隔几天才会接到一个地方的,总之,这种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传来,很容易就会给李二和朱重八造成天下已经处处烽烟的错觉!

这就是信息传递速度所存在的问题。

而朱皇帝自从占据了孟良崮的那一天开始,就在不断的推进社学的普及以及扫盲,现在的大明虽然不敢说已经完全没有了文盲,但是绝大多数的百姓都已经有了基本的识字能力,哪怕不会写,也多半能读。

电报的存在更是解决了最后一块短板——通过电报发送消息然后再各地分别印刷的方式,朱皇帝完全可以在一天之内,把他想说的话传遍整个大明,最多两天的时间,百姓就能知道朱皇帝到底说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

这才是朱皇帝最大的底气!

喜欢埋葬大清请大家收藏:(www.518zw.com)埋葬大清518中文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 - 埋葬大清txt下载 - 天煌贵胄的全部小说 - 埋葬大清 518中文

猜你喜欢: 全民投资:开局投资朱元璋!宋煦三国之西凉兵王燃烧在战火纷飞时北朝朔风劲异界军火帝国明末:中州崛起名间谍良民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埋葬大清大郑:王爷当家红楼琏二爷吾皇天佑隋末扬旌宏武王朝亮剑世界团长的弟弟三国吴苟大军师联盟镇守边关的皇子隋唐请回答:崩坏的隋唐演义
完本推荐: 朕就是亡国之君全文阅读大国相全文阅读活埋大清朝全文阅读从李元芳开始全文阅读终宋全文阅读埋葬大清全文阅读明左全文阅读封侯全文阅读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全文阅读开局贾府小厮,红楼签到十年全文阅读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全文阅读谍影风云全文阅读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全文阅读汉柏全文阅读偷看我日记,曹操制霸三国全文阅读盛唐大公主全文阅读亮剑:咱李云龙打的就是精锐全文阅读五代第一太祖爷全文阅读这个三国很核理全文阅读清明上河图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魏武中兴总有刁民要害我秦王之天下名将三国:一纸婚书,岳父竟是吕布盗机鬼谋入主大明莫问尘世西晋闱殁退休生活从新白开始唐潮风暴陛下,朕是大唐的忠臣唐朝病人从绿林开始疾风志我的姐姐很凶猛,倾城绝世!开局收颜良,袁绍幼子的模拟人生三国白门楼之恨从刘备救援徐州开始重生之我是朱瞻壑纵横三国之轮回召唤

埋葬大清最新章节手机版 - 埋葬大清全文阅读手机版 - 埋葬大清txt下载手机版 - 天煌贵胄的全部小说 - 埋葬大清 518中文移动版 - 518中文手机站